在創造水下景象時 , 我們先選擇一張有岩石及砂石的照片作為海底。這是最基本的一張照片。
作為海底的照片
應用 色相 / 飽和度( Hue/Saturation )工具,將色相滑杆移到左邊的盡頭。而 飽和度的滑杆就向右移一些(見下圖)。這種調整使到原來比較曖色的照片變成藍色冷調的照片。
應用色相 / 飽和度使到照片顏色有一種海底的氣氛
建立一個新層。選擇一種深藍作為前景顏色,再選擇一種明亮的藍色作為背景顏色。應用漸變工具,使到明亮的藍色在上方,而深藍色在下方(見下圖)。
在新建圖層上應用漸變
為了獲得象水一樣的圖案,我們在漸變圖層上應用 玻璃濾鏡( Filter > Distort > Glass ),將扭曲滑杆( Distortion )及縮放滑杆( Scaling )都移到最大,然后按 OK 。
應用玻璃濾鏡
將整個圖片縮小,這樣你就可以看到圖片周圍的灰色。然后選擇編輯 > 變換 > 扭曲( Edit > Transform > Distort )工具。當你應用該工具時,通過調整那些控制點,將底部向上移,而上方則分別往兩邊移動(見下圖),然后按 Enter 鍵應用。
在漸變圖層上應用扭曲工具
在原來照片的背景層與漸變圖層之間新建一個圖層,然后應用背景到透明的漸變工具。當你選擇漸變工具時,你可以在 PS 上方左邊的按鈕看到下圖的選擇,然后選擇圖中圓圈所示的那個。
選擇前景層到透明的漸變模式
在這個新建的圖層上,由最上到最下應用漸變效果。出來的效果見下圖。
一個海底的效果圖基本構建完畢
二、創建陽光照射
現在,你要創建水上的陽光照進海底的效果,然后,象上面一樣,再次將圖縮小,以便能夠露出周圍灰色的區域。
在最上方建立一個新層。選擇多邊形套索工具,並設置羽化數值( Feather )為 20 (如果圖片的象素較小,這個數值也可設置少一點),然后畫出一個象下圖所示的上窄下寬的區域(注意,因為選擇了羽化,所以這個區域應超出整個畫面)。
建立一個象上圖所示的選擇區域
變成選擇區域后,填充白色。因為我們選擇了羽化,所以你可留意周圍邊緣是柔和地與周圍自然融合,然后再將這個圖層的不透明度( opacity )降低一些。
填色了白色之后的效果
將這個光束的圖層復制,並使新復制出來的圖層傾斜一點(編輯 > 變換 > 斜切; Edit > Transform > Skew )。如下圖所示一樣調整。然后再將這個圖層的不透明度稍微調整一下,使到它與原來的那個有一些細微的區別。如果你認為有需要,你也可以再復制多一個也可以。
三、創建細節
想象一下,海底總是會有一些浮游的生物,不可能是完全清澈的。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創建一些象顆粒一樣的東西浮游在海底。我們在圖層最上方再建立一個新層,並填充黑色。然后應用 雜色濾鏡(濾鏡 > 雜色 > 加入雜色; Filter > Noise > Add Noise ),在參數設置面板上,選擇單色( Monochromatic )及高斯模糊( Gaussian mode )。
在填充黑色的圖層上應用雜色濾鏡
將這個已應用雜色濾鏡的圖層復制,然后將這個新復制圖層右邊的眼睛去掉,使它看不到(這個新復制的圖層我們等一下才要使用)。讓我們再次選擇下面的那個雜色濾鏡,並應用模糊濾鏡工具(濾鏡 > 模糊 > 進一步模糊; Filter > Blur > Blur More )。然后選擇色階控制工具(圖像 > 調整 > 色階; Image > Adjustments > Levels )。在對話框中,你可留意到那個象柱狀是偏向左邊的。將黑色的小三角形滑杆拖向右邊一些,而白色的滑杆則拖向右邊(見下圖)。
應用模糊濾鏡使到雜色的數量減少,並應用色階工具。
將該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置成屏幕模式( Screen mode ),並減少不透明度。下圖顯示了出來的效果,這時就產生在海底有一些微生物的效果。
海底漂游一些微生物的效果
四、海面陽光的反射
我們可以想象,當陽光照進水底時,海底的地面會有一些斑斕的陽光反射。為了制造這種效果,我們重新選擇剛才被我們隱掉的那個雜色圖層,然后應用 晶格化濾鏡(濾鏡 > 像素化 > 晶格化; Filter > Pixelate > Crystallize )。將晶格尺寸適度調大一些。如下圖。
.
晶格濾鏡面板設置
應用晶格化濾鏡后,我們再使用 搜尋邊緣濾鏡(濾鏡 > 風格化 > 搜尋邊緣; Filter > Stylize > Find Edges ) 。下圖顯示了尋找邊緣濾鏡的效果。該濾鏡沒有對話框。效果見下圖。
尋找邊緣濾鏡出來的效果。
我們將該圖層進行反相操作( Invert ),快捷鍵是 CTRL+I 。剛才的白色區域變色黑色,而黑色的線條則變成白色。我們再應用波紋濾鏡(濾鏡 > 扭曲 > 波紋; Filter > Distort > Ripple ),將邊緣變成很多皺折的圖案。效果見下圖。
應用波紋濾鏡使原來整齊的邊緣變成有波紋感的線條
我們應用高斯模糊濾鏡來軟化出來的圖案(濾鏡 > 模糊 > 高斯模糊; Filter > Blur > Gaussian Blur ),效果見下圖。
我們將該圖層的混合模式設成屏幕模式( Screen mode )。然后我們將該圖層按上述已經提到的方式進行扭曲,將這個圖案進行調整,壓縮到海底的區域(見下圖)
這樣,我們就形成了象是陽光照在海底的那種感覺。
為了產生更細致逼真的效果,我們可在這個圖層上添加圖層蒙板,然后在蒙板上選擇由上至下的黑白漸變,使整個效果看起來更和諧一些。(見上圖)
現在,已是萬事俱備,只欠海魚了。隨便去照一些魚的照片回來,比如下面這張。
找一張有魚的照片
你可以用鋼筆工具選擇幾條魚,然后將它們放進我們剛才的海底中。
用鋼筆工具隨便勾出幾條魚來。
將魚復制放進我們剛才做的圖片中(注意,這些魚的圖層不能放在最上面的圖層,象下圖所示,應該是放在光圖層下面的那個位置,這樣效果才會逼真)。
至此,整個圖片已經全部完成。
這個技巧雖然顯得有點煩瑣,但理解它並不復雜。出來的效果雖然仍然有合成的痕跡,但光的處理在這個技巧中表現得很突出,出來的效果也完全可以接受。
- Feb 05 Tue 2008 14:29
PhotoShop 創造海底特效
close
一、創建海底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